2018年,“蘇陝教育協作人才交流”項目落地陝西省石泉縣。2019年9月,金壇三名優秀教師奔赴石泉,紮根基層教書育人。上周,兩名教師圓滿完成半年的支教工作回到金壇,正在居家隔離。走進秦嶺深處,挖掘自然課堂,發揮專業優勢,他們用一次次實際行動爲高質量推進蘇陝教育協作盡微薄之力,在石泉又有哪些難忘的故事呢? 此次支教的三名教師分別是金壇區段玉裁實驗小學教師楊康梅、金壇中等專業學校教師陳雲祥和孫建軍。其中,孫建軍支教時間爲一年,目前仍在石泉。在支教的日子裏,三位教師分別根據學科特點,制定適合當地學生的方案,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們的學習水平。 金坛支教教师 杨康梅:比如说让他们根据教学的内容制定读书的小报,用来介绍自己喜欢读的书,书中自己喜欢的人物以及喜欢的理由。我记得第一次给学生制定这样的读书活动之后,一下课孩子们特别的兴奋,他们就围绕着我说,杨老师我们发现你是一个导演。 金坛支教教师 陈云祥:当我不会说石泉话的时候,我就开始用英语跟他们交流,所以有的时候反而觉得比较容易一些。一开始我率先提出来,让课代表领读、默写,开始形成好的早读的习惯。之后逐渐逐渐地,校长在开会的过程中进行推广,最后整个年级高三年级开始实行早读。 金坛支教教师 孙建军:比如说在跟他们一起运动,参与一些运动,打乒乓球、打羽毛球,跟他们交流交心。因为很多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,可能和教师的交流存在一些问题,这样让学生跟老师进行心理的沟通,让他能够产生兴趣,可能在学习上面就会有所进步。 石泉縣地處秦巴腹地,屬國家秦巴連片扶貧開發重點縣,部分學生家境較爲貧困。在教學之余,支教老師們還特別關心學生的狀態,盡自己最大的努力,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難,樹立學習信心。 金坛支教教师 陈云祥:还有的小孩在山里面,发现他们生活很节俭,每个月的生活费一个家庭只有两三百元钱,生活很不方便。没有交通,没有路,只有山里的小路,所以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讲,我想以后我们还要经常地一直地跟踪关心和支持帮助。 短短的半年時間裏,學生們和支教老師建立了深厚的感情。4月21日,得知楊康梅和陳雲祥即將結束支教工作,大家非常不舍。 金坛支教教师 杨康梅:孩子们压抑住内心的悲伤,一个个趴在桌子上泪流满面,我也特别的舍不得这帮孩子。特别感动的是我跟孩子们带着口罩合过影之后,我去校长那边跟他们告了别,后面班主任打电话过来,说有个孩子打了电话给她的家长,家长买了一束鲜花,特意送过来了。 金坛支教教师 陈云祥:虽然我已经从石泉回来了,但是我觉得我的心还在那边,特别是要离开的一刹那,真的有一种舍不得的感觉,就是有一种非常强烈地想留下来的感觉。 如今,孫建軍仍在石泉陪伴學生。他說,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力量,改變學生原有的思想,讓他們都能走出大山,實現自己的夢想。 金坛支教教师 孙建军:扶贫先扶志,用我们的能力改变他们思想上面的状态,从此产生独立的想往外面发展自己的信念,提高自己的技能,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。 |